唐代原内地通往北部湾示意图
当时的容州就在北流江和南流江之间的一个关口边上,称为鬼门关,是广进入广西的一个命门,也是通往合浦港口的必经之路。唐朝也是非常重视,派了一千多名官兵在此镇守,说明容州当时是一个金城汤池的地方。
唐容州古城遗址示意图
李谏墓志
李谏史书上没有记载,据墓志所记,为藤州藤县人,他协助过韦丹筑城,后历任过绣州桂州玉林等地方刺史。李谏墓志是研究容县地方历史地理地名沿革及文字演变,书法艺术的可贵资料,是容莞容州普宁郡都护府建制的物证。
镇馆之宝 唐开元寺景子铜钟
唐开元寺景子钟,青铜铸造,通高183厘米,身围325厘米,口径109厘米,壁厚5.8厘米,自铭重三千五百斤,是广西现存最大的铜钟之一。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铸于古容州开元寺,钟体呈圆形,顶部隆起,有龙形悬钮,下口圆,造型浑厚庄重,通体铜色光润,熠熠生辉。钟身上端有四道阳纹弦线,下端有二道阳纹弦线,腰部则有五道阳纹弦线,将钟身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垂直方向又有四组各五道阳线将钟身分隔为前后左右四面,纵横交错的弦线将钟身划分八个开光块。在钟面四个纵横弦纹交叉处各做出一个直径20厘米的重瓣莲花纹,作为撞钟受击处。
在钟的正面三道纵向阳纹之间垂直刻楷书铭文二行贞元十二年岁在景子十一月廿二日己酉当道经略使守容州刺吏兼御吏丞房孺复与幕府及诸大将等于开元寺敬铸鸿钟一口重三千五百斤永充供养,六十三字,楷书,字径1.5厘米。背后阴刻有开元寺常住钟六字,楷书,字径3厘米。
唐开元寺景子铜钟铸造于唐贞元年间房孺复任容州刺史时期,并安置于当时容州子城经略台附的开元寺供奉。钟身细节处如造型设计铭文雕刻无一不显示着精巧娴熟的做工与技艺,是唐代容州发达冶铸业之物。
古城遗珍
唐以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处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上的容州,受到海内外交往贸易的影响,给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极大的繁荣。
铜镜是照容梳妆的工具,在商代始见,战开始流行,唐代继续发展,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出现许多造型新颖别致,装饰题材丰富多样的铜镜,有神兽纹,龙纹,船舶纹等等。此外,还有工艺复杂的金银铜镜和阳隧镜等等,可谓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宋煌亟昌天海舶纹菱花形铜镜,北宋,1978年3月容县陶器厂工地宋墓出土。缘厚0.3厘米面径16.5厘米 。八瓣菱花形,顶圆钮。钮下一艘舟船落帆扬标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水波纹铺满镜背,波峰波谷十分逼真规整,水浪花飞溅,并点缀一些花叶,船的头尾各有数人。钮上部有煌亟昌天四字铭文。
癸瓣形鹊绕花卉铜镜,唐,1977年1月容县容城镇孔明岭出土。缘厚0.3厘米面径10.9厘米。八出花瓣形,圆钮。钮外一短斜纹,斜边高凸圈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浮雕四雀展翅顺时针方向环飞。外区八鹊环绕于花枝间。内外区花枝枝条卷曲。素宽葵缘。
凸弦纹圈素地铜镜,汉,1973年容县氮肥厂工地出土。面径11.6厘米缘厚1.4厘米。镜圆形,圆钮,无钮座。钮与边缘之间以一素凸宽圈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外区均素地无纹。斜弧面素凸厚缘。
砚是古代文房用具,在唐宋时期,唐朝就委派高级官员到容州兴办学校,发展文化,这些砚就成为了历史的见证物。
风形石砚, 唐,1981年容县容州镇河南村出土。高4.5厘米长13.6厘米宽8.9厘米。二扁柱足,砚膛呈箕形,前浅后深。
箕形陶砚,唐,1987年容县工人俱乐部门前环城路出土。纵12.3厘米横7.6厘米高2.3厘米,砚呈箕形,又似风字形,砚口的底部有两个长方形足。
铜钱是交换货物的一种凭证,在容县就先后出土了大量的铜钱,有一千多斤,说明唐宋时期容县地方商品贸易十分活跃,社会经济繁荣昌盛。
唐楷书开元通宝
丝路绣江
绣江是容县的母亲河,从县城贯穿而过,河面宽阔,两岸风光秀丽。自汉代以后,大量的黄金茶叶丝绸和瓷器都是沿着这条绣江抵达合浦港,再经海道运至南亚,西亚等更遥远的家。
码头场景
在绣江右边的码头上的灯影就再现了盛唐时期繁忙的港口盛景,一艘艘载满货物的商船穿梭其,人们忙着运载装卸货物,一片繁忙景象。
波斯陶和波斯币
处在丝绸之路的古容州,依靠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唐宋时期容州雄郡地位的优势,使得古容州与海内外和南北间的商业文化交流往也更加密切,海外和内许多的美陶和名瓷流传到容州,如内的邢窑长沙窑景德镇瓷器以及外波斯陶在容州古城遗址都有出土,尤其是波斯陶的出土,波斯陶是唐代波斯湾边家盛的一种孔雀蓝色釉陶,也是作为唐代波斯湾地区教徒盛装景教圣餐葡萄酒的容器,在华传教时使用的。古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而一千多年以后,我们在容县的清景寺遗址发现了波斯陶,说明了在唐代时期,景教就已经传入内地容州了,而年在县内的杨梅镇又出土了波斯币,这些实物在容县地区的出土,是古容州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
唐长沙窑青黄釉花卉纹执壶,唐,1996年广州文物市场收购,口径11.4厘米底径10.8厘米高19.2厘米。折沿口,长颈,溜肩,八角形短流,扁带状把,瓜棱形腹,底,腹外壶流下方饰褐绿色花蝶纹。
波斯陶,1998年容城镇清景巷出土
古波斯银币和银串,2013年出土于容县杨梅镇
容州宋瓷
在各地的名窑影响下,容州人民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资源条件,兼收并蓄地吸收各地名窑的先进烧瓷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发展本地的瓷业生。在绣江两岸西方向方圆六七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城关窑。容县城关窑创烧于宋代,位于容县容州镇西南郊绣江两岸约67公里的范围内,分为光下埌红光缸瓦窑变电所松脂厂和河南上埌等五处窑区。窑灶形制有马蹄窑和龙窑两种。除郊下埌窑区,有创烧于五代的窑址外,其他窑区生年代皆为北宋至南宋年间而衰于宋元之时, 品以碗杯碟盘钵盏壶罐熏炉等日常用品为主,也兼烧部分较为高雅的陈设瓷。釉色以青白釉为主,兼烧米黄釉酱褐釉,同时,还创烧了一种罕见的高温红绿釉瓷。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引起内外陶瓷界的高度关注,不少专家学者称赞城关窑烧造技艺可与同时期的景德镇瓷相媲美。
容县城关窑展品鉴赏
城关窑绿釉印花缠枝菊纹盏,北宋,2014年9月容县城关窑址松脂厂窑区出土,高4.8厘米口径10.4厘米足径3.7厘米。撇口,斜腹,半实圈足。腹内壁印缠枝菊花纹。
容县的红绿釉瓷,是铜红铜绿釉瓷的先驱者之一,容县城关窑在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日本古陶瓷专家荒井幸雄
广西容县城关窑的绿釉,是一次烧成的高温绿釉,其釉色青绿莹润犹如碧绿的玉翠,成为陶瓷史上的首创广西博物馆陶瓷专家张凯
红釉瓷片,容县城关窑址出土
影青葵瓣碟,北宋,1990年容县城关窑址变电所窑区出土。高3.5cm口径18厘米底径5.2厘米。葵花口,板沿,浅弧腹,卧足。器里葵瓣口相对凸起出筋,外壁相对处则形成凹线,素面无纹。
宋酱釉葵口折腰碟,宋,1953年6月容县城关窑址出土。高4.2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4.7厘米。六瓣式葵花形侈口,硬折腰,圈足。胎质坚薄细腻,呈青灰色,通体施酱色釉,釉面光洁莹润,素面无纹,器形轻巧秀美。
宋元祐七年款刻花缠枝菊纹盏模印,宋,1988年4月容县城关窑址出土。通高12.5厘米 面径9厘米。外形呈蘑菇形,头部为半球形印面,下部为圆柱形实心柄。印面间隔阴刻有正开和侧开缠枝团菊纹六朵,顶心为月华纹,印面边沿阴刻弦纹一圈,印柄刻有元祐七年花头字样。这件印模足以体现当时人们的劳动智慧,也大大的提高生效率。
影青莲瓣纹碗,北宋,1979年容县城关窑址下沙窑区出土。高6.8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4.4厘米。葵口尖唇,六瓣式深弧腹,高圈足。
影青高足莲瓣炉,宋,1980年容县城关窑址下沙窑区出土。高12.4厘米口径11.7厘米底径7.2厘米。撇口,墩式深腹,高足,足底外撇,器腹及足胫雕塑双重仰莲瓣,制作精巧,造型别致。
影青釉镂空盏托,宋,1984年8月容县百货仓库工地出土。高5.6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5.8厘米。葵口,板沿,浅直腹,高大圈足。托心有镂空卷草纹覆杯式托座。胎质坚白细腻,镂空手法豪放流畅。
洞天名山
都峤山,又名南山,位于容县县城南约十公里,方圆三十七方公里,海拔大约六七百米,被道书称为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洞天。都峤山最初以道教开山,后佛道儒三教治,唐代时形成了九寺十三观之盛。在这里我们看到展现的婆娑岩莲花岩,还有圣人岩都是其的几个景点。同时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就是这个庆寿岩上的佛字摩岩石刻,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字。高108米,宽88米。因写在一座佛形的山上,故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也体现了都峤山宗教文化的历史悠久。
丹霞朝佛 森梅 摄
碧水绕峤山 林芳杏 摄
都峤山自古以就是著名的风景区,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年收集到的诗词,对联,家作品多达600多件。
其在北宋年间,大文豪苏轼也曾在都峤山游玩,此情景就在现了当时苏轼游玩时候,在墙壁上题诗赠与好友邵道士的一个历史画面,是流传了一个千古佳话,原,苏轼与邵道士同是四川人和同窗好友,两人也先后考取了进士,但是邵道士自幼就清心寡欲不愿做官,他听闻容州都峤山是一个神仙汇聚的地方,所以千里迢迢到这里隐居娑婆岩修道。苏轼则进了朝廷做官,仕途也并不坦,先是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后被贬官,流放到海南,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新皇宋徽宗即位,天下大赦,苏轼复任了朝奉郎,他从南北归时,途经容州,不忘挚友,特地到都峤山拜访邵道士,两人久别重逢,有说不尽的知心话,天天促膝长谈,不知不觉苏轼在都峤山游玩了十多天,眼看赴任的时间快到了,邵道士送苏轼到容州城下,随他一同乘舟顺绣江南下,到滕州城,苏轼感于对友人的情深相送,在分别之际,以诗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山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苏坡题诗
都峤山佛字摩岩石刻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字,这是容县的一大文化特色,而都峤山的丹霞地貌,曾吸引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慕名游览。
徐霞客游览都峤山时的情景
自元朝以,容县建制逐渐有所改变,至元元年1264年置容州路总管府,大德五年复降为州,治理范围大为缩,到明洪武十年1377年则撤州置县,但从其他地理区位优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展现的就是自全各地的精美瓷器,多数景德镇瓷为主。年代是明清民时期。
明 长命富贵款青花缠枝莲纹罐,明嘉靖。1996年7月 广州市文物市场收购,口径10.3厘米底径 13.3厘米高25.6厘米。形态描述直口圆唇,短颈,丰肩,最大径在胸部,以下渐收至足胫稍外撇,圈足。颈部饰缠枝菊纹,肩部饰如意头纹和云鹤纹,腹部主体纹饰为缠枝莲纹,足胫饰变体莲瓣纹,足底双蓝圈内有楷书长命富贵四字款。
宣德五年款铜香炉,清,1985年容县都峤山收集,高6.7 厘米口径15.3厘米。炉壁厚重, 器形典雅庄重,线条简练流畅,炉身铜质光滑细润,栗壳色,观感良好,轻击之声音清脆悦耳。炉底款识为楷体阳文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十六字,清晰工整。
铜香炉,它是使用黄铜,还有金银等多种矿物冶炼的,这件铜器底部有楷体阳文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十六字,清晰工整,而且炉壁厚重,器型典雅庄重,线条简练流畅,炉身铜质光滑细润,栗壳色,观感良好。吴邦佐是当时参与宣德炉铸炉要员之一,也是他最早仿制宣德炉,此炉虽被认为清代早期所仿,但仍不失为一件精品,可登大雅之堂。
王炳荣款绿釉堆花罐,清,1979年容县容城镇收购。高16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9.5厘米。口,短颈,肩,鼓腹,足。自肩部至下腹堆塑莲鹤图,足底有王炳荣作凸字方印款。
青花海水云龙纹将军罐,清,1984年北流县出土。通高61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29厘米。将军盔盖,直口,宽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圈足。盖面饰云纹,盖边缘饰海水姜芽,胸腹饰云龙纹,形象生动雄健,胫部饰海水姜芽。釉色白闪青,青花发色艳丽凝重。
将军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一种罐式,因宝珠顶盖形以将军盔帽而得名。
清康熙郎窑红瓷缸,清康熙,1979年容县文化馆拨交,口径25.6厘米底径 22.4厘米高22.6厘米。此缸全身呈圆筒式,颈部有凹弦纹一圈,足部微敛。
清同治粉彩花卉八宝纹鼓式瓷凳,清,1981年2月容县六王乡捐赠,口径31厘米底径 30.2厘米高47.2厘米。此瓷凳颈足部微敛,鼓腹,凳面心雕饰镂空钱纹,器身两面对称双连环镂空钱纹,纹饰分为三层次,以凳面至颈部为第一层,饰锦地折枝花卉如意纹,腹部主体纹饰是八宝花卉纹。
清光绪粉彩花卉凤尾瓶,清光绪,1980年12月容县自良乡司录村收购,口径7.1厘米底径 4.2厘米高19.8厘米。此瓶侈口,长颈,溜肩,垂腹,外撇圈足。颈部饰矾红墨彩花卉,寿字纹边饰,腹部饰色彩斑斓的牡丹花,足胫部饰墨彩回字纹,足底有楷书乾隆年制蓝色方印料款。
清光绪素三彩堆塑八仙三足炉,清,1979年容县文化馆拨交,口径15厘米高15.6厘米。此炉直口沿,展宽肩,圆腹,下部渐敛,底三柱足,肩上堆塑八仙坐像。
清光绪蓝地描金团花纹天球瓶,清光绪,1980年12月容县自良街收购,口径9.8厘米底径13.7厘米 高37.4厘米。此瓶细长颈,宽肩,鼓腹,颈腹饰以团花,花式有福禄寿纹,花鸟虫鱼,瑞兽八卦纹等,足底有大清光绪年制方框楷书六字款。
清光绪粉彩描金花鸟纹四棱大口尊,清,1979年容县文化馆拨交,口径20.9厘米底径23厘米高50.9厘米。此尊葵瓣口,短颈,丰肩,鼓腹,自腹部逐渐下敛,至足底微微外撇,从口部至足部由四条凹痕把整个器物分为四个部分。口沿下饰锦文一圈,自颈至足间饰折枝花卉,腹部四面开光,分别饰虎鹿虫鸟花卉树石,足部饰花蕉叶纹一圈。
民王琦款粉彩人物题字灯笼瓶,民,容县自良龙镇村收购,口径3.9厘米足径3.7厘米高12.1厘米。敞口,束颈,溜肩,圈足。器腹饰粉彩人物题字,画工精细,有王琦印章款。王琦是景德镇著名绘瓷艺人,民时期珠山八友的杰出代表人物。
人物题字灯笼瓶是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的作品,王琦是江西新建县人,原是捏面人为生,十七岁到景德镇向碧珊,钱惠安学绘画技术,之后集合自己早年的肖像瓷画技术,慢慢改变了画风,专做意笔人物和草书长题,期间瓷画板创作鼎盛的时期不长,留下而作品不多,这也是我们博物馆的精品。
青花釉里红花鸟纹梅瓶,民,1979年容县文化馆拨交,口径8厘米高51.7厘米。此瓶口微侈,短颈微外弧,宽肩,自肩而下渐收成底。体型修长俏丽,造型别致,自肩部至足跟整幅饰以梅花为主的喜鹊鸣春图。
我们的馆藏文物丰富多样,除了精美的瓷器外,还有名家的字画。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是我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曾任北艺专校长,是美术学长,画马为世所称赞即徐悲鸿所画的马是最著名的,气魄雄厚,笔力豪壮,花鸟也别具风格。
徐悲鸿松鹤图轴, 此轴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桂林任教时赠给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容县籍人 父母贺寿的。
徐悲鸿行书诗对联, 此联是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在桂林战时艺术教师培训班任教时书赠给他的容县籍学生黄惠群的。黄惠群,容县六王镇金库村人。
钱维乔,江苏武进人,清乾隆年间文学家戏曲家。
钱维乔仿黄大痴绢本秋溪轴,此轴为山水画,笔力苍厚,山水茂密不繁,峭秀不塞,为佳品。
恽冰,清期著名女画家,江苏常州人,其作画用笔工致,调色妍丽,以没骨花卉著名。
恽冰绢本百菊图卷,此图卷为绢本,画面为彩绘百菊。
康有为,广南海人,清光绪进士,代改良派领袖,1989年发动变法受到慈禧太后镇压后逃亡日本,同时,康有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康有为行书堂,此幅堂内容为其本人对书法的理论。
黄绍竑行书词轴,此词轴是黄绍竑在1947年竞选立法委员时回乡书赠给同乡黄惠群的,为行书右调减字木兰辞一首,借此抒发了黄绍竑在回到家乡时回想起他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复杂心情。
?源容县博物馆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提炼】援藏医生赵文雷:用责任与坚守为聂拉木县人民的医疗环境提升做出贡献 下一篇:【关于】雷克萨斯Electrified Sport论坛